河狀寨位于召陵區老窩鎮何狀村。原為村人為防衛修建的一個村寨,約修建于清咸豐辛酉年(1861年),東西長3里,南北寬2里,寨墻高三四丈、寬3丈余,四角有炮樓,有南門、北門、東南門、西門及小西門5個寨門,寨墻外面用磚砌成。寨門為樓式建筑,每個門都有兩扇寬2米以上的木制大門。寨墻上有5尺高的城堞。垛子背后有一條約5尺寬的的走道,便于防衛人員活動。寨內一條東西大街為主街道,另有4條南北小街與主道相連。寨墻外圍修有護城河,寬約四五丈,村民稱之為“海河”。
解放戰爭后期,河狀寨是原郾城縣、商水縣、西華縣三縣交界處最大的土圍子。寨子的西、北、東三面緊靠沙河大堤,圍繞寨墻有幾丈寬的壕溝。寨墻高達兩丈有余,且建有南、北、東南、西南4個寨門,寨墻上筑有8個炮樓。何狀寨是國民黨西華縣下堤鄉鄉公所、聯保處的所在地。張彧如統領3個連隊反動武裝長期盤踞在此。張彧如,原名張獻文,河狀寨人,依仗其舅父—國民黨河南警備司令劉嘉慶的權勢,橫行鄉里。張彧如一貫與共產黨為敵,因抗戰日戰爭期間瘋狂鎮壓抗日武裝“有功”而受到國民黨頑固派的賞識,成為當地一霸。1947年秋,人民解放軍曾解放河狀寨,開倉濟貧,分了張彧如的一部分財物。當軍隊轉移之后,張彧如帶著還鄉團從漯河返回河狀寨,殺害了在河狀寨宣傳發動群眾的中共老窩區隊隊員侯鎖和帶領群眾分他財物的積極分子張來旺,并擬定28名當地群眾為殺害對象。周圍張明村、黃頭村、吳灣村、何村的20多名反動地霸、土豪蜂擁而至,投靠了張彧如。中共郾商西縣委決定解放河狀寨,摧毀這個據點。1948年5月16日中午,郾商西縣大隊和水西支隊到達河狀寨南三里朱王莊與東四里下堤劉村,形成對河狀寨的扇形攻勢。5月18日晚上10點多鐘,隨著沖鋒號聲,戰士們的口號聲和槍彈聲使張彧如聞之喪膽。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戰斗,張彧如被活捉,河狀寨解放了。此次戰斗繳獲敵人全部武器彈藥、鄉政府印章一枚、文書一部,生俘偽鄉長張彧如及侄子張永昌、張永年、下堤鄉隊長和鄉丁數十人。隨后,縣政府立即召開了公審大會,會場上群情激憤,一個個聲淚俱下地控訴張彧如的血腥罪行。根據張彧如等人的犯罪事實和人民群眾的強烈要求,中共郾商西縣委、縣政府判處張彧如等匪首死刑。
|